“四心”引领新时代青年

2020-1-31发布 451 0 0

镇长

保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应该牢记主席的嘱托,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体,辅导员跟更应该用行动引领新时代新青年。《新青年》的发刊词中这样描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诚如此言,青年特点鲜明,既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的无限热情,也在阅历不广、认识局限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新时代青年工作必须尊重天性、照顾特点、遵循规律,经常到青年中去,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辅导员要想引领新时代青年,必须保有初心、信心、诚心、恒心。

  初心如磐,不畏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与学生直接面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立德树人的最前沿工作者,辅导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牢记历史,紧跟时代的召唤,对辅导员的事业需要有“笃实的信念”.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纷繁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方面,网络上传播的很多思想言论是尖锐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时刻注重思想引领、匡正价值观念、帮助树立坚定信念,是我们辅导员要重视的将教育融入日常。高校辅导员只有以如磐的初心,牢记使命,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引领新时代中国新青年。

  信心似火,敢做敢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共产党的信心是清醒且有底气的。当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奋力拼搏,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对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充满信心,尽管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当中面临许多未知与挑战,如外部环境面临着社会全面转型、多元价值并存、新媒体迅速发展;内部环境面临着高校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我们依然要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源自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深刻认知和切实践行,同时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源自于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源自于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立的伟大历史贡献;源自于我们党通过实践探索成功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要信心满满,源于高校辅导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锤炼,能够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并将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诚心似金,赤诚相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冲击,源于90后、00后学生群体作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对象,虽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自主意识增强,逆反心理较重,对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抵触。工作对象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成才需求更加迫切,对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诚心似金,要求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将心比心,它一方面要求高校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深入学习和了解学生群体的内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具体的心理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将理论有效应用于实践,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充分与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订具体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塑造“人性化”的管理气质,将心比心,用心管理,尤其要站在与学生心理特征平等的高度上塑造辅导员自身的人情味,让学生不会感觉到被管理是一种压力,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情感需求、校园生活、课程学习等方面得到积极实现,实现辅导员管理与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融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着半颗草走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以学生心为心,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赢得学生们的拥护。

  恒心如擎,永葆奋斗。恒心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基础,教育周期的持久性,学生教育的反复性,要求辅导员具有恒心,有任重道远的心理准备。对待工作要有恒心。繁重的工作、劳心的教育、欠理想的认同度和迷茫的前途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极不稳定。所以,辅导员要有恒心要有高度认同自己的事业,同时,“有志者事竟成”,要坚定工作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用恒心和毅力成就梦想。培养学生要有恒心。辅导员应该是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的“灵魂工程师”,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而没有恒心的辅导员会将自己的消极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辅导员应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并持之以恒。这种恒心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在高校辅导员引领新时代青年过程中,能够坚定目标,不为他人左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失败低头,用执着的信念,恒久的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未来。

  古人有云,“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辅导员工作只有引领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才能推动他们脚踏实地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新时代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坚持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该鼓励的鼓励,该纠正的纠正,该包容的包容,做广大青年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给予青年更多机会,更好发挥青年作用,就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如此才能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周紫阳 湖南师范大学

赞赏支持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